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1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93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288篇
预防医学   29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长江江苏段流域钉螺时空分布现状,为江苏省消除血吸虫病、制定精准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7年在长江江苏段流域南京、镇江市和扬州市江滩中选取75块进行抽样调查,对3年各项螺情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分析和“热点分析”工具探索钉螺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5–2017年长江江苏段流域钉螺平均密度存在空间自相关。扬州市活螺数、活螺密度整体下降,但2016年稍有上升。核密度及热点分析均发现长江江苏段流域活螺分布热点区域为扬州市和镇江市交界江滩附近区域。结论 江苏省长江流域钉螺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且存在“热点区域”,江滩钉螺监测工作仍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京杭大运河江苏丹阳段及丹金溧漕河沿线钉螺时空分布特征,为动态评估该区域钉螺扩散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7年研究区域内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螺情数据,采用缓冲区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及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探索京杭大运河丹阳段及丹金溧漕河沿线钉螺时空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17年,研究区域内有螺环境数呈上升趋势;有螺环境主要分布于丹金溧漕河1 000 m缓冲区内,特别是京杭大运河与丹金溧漕河交汇处的老九曲河沿线。2014、2016、2017年,研究区域内钉螺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热点区域主要为丹金溧漕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钉螺分布整体呈东北-西南方向,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向南北方向转变。结论 京杭大运河丹阳段及丹金溧漕河沿线钉螺空间分布复杂,存在从上游向下游扩散的风险,需加强该区域的灭螺工作。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情况,为开展消除疟疾后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19年河南省疟疾病例信息,对其诊断方式、诊断机构、诊断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河南省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952例,所有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疟疾快速诊断试纸条(RDT)阳性检出率为98.61%(779/790),高于镜检检出率(94.22%,897/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2.773,P<0.05)。输入性疟疾病例在医疗机构诊断的比例由2015年的65.22%(120/184)升至2019年的81.50%(185/227)。238例在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诊断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中,71.01%(169/238)在县级疾控机构诊断;704例在医疗机构诊断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中,仅8.38%(59/704)在县级医疗机构诊断。输入性疟疾病例从发病到确诊中位时间为3 d,其中从发病到初诊中位时间为1 d,各年从初诊到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4.956,P < 0.05),其四分位数间距由2016年的4 d缩短为2019年的2 d。输入性重症恶性疟病例从初诊到确诊中位时间(2 d)长于非重症病例(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7.557,P < 0.05)。结论 医疗机构在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发现和监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县级医疗机构诊断水平仍较低;应提高其诊断意识和能力,从而在消除疟疾后监测工作中发挥哨点医院作用。  相似文献   
74.
以海南省医疗质量监管体系为例,分析总结该省“第三方”医疗质量监管体系的经验,对其做出客观、公正评价,以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医疗质量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了解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从《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和各设区市上报的聚集性疫情报告中收集信息,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9-2011年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5 951例,其中重危症432例,死亡22例.厦门市发病率最高,5~9岁组发病率最高,学生...  相似文献   
76.
空间插值法在人群包虫病患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空间插值方法在人群包虫病患病率预测中的应用并比较其效果。方法以四川、西藏、甘肃和青海四省(区)青藏高原地区2012年全国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获得的124个藏区县的人群包虫病患病率数据为基础,使用Arcgis10.0软件,采用局部多项式插值法、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kriging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比较青海省治多县和玛多县人群包虫病患病率推算的效果。结果 3种方法预测的精度各有优势,对青海省治多县和玛多县人群包虫病患病率误差最小的为Kriging插值方法,预测的患病率分别为2.04%和5.28%。结论空间插值方法可用于青海省治多县和玛多县人群包虫病患病率预测,以Kriging插值法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云南省血吸虫病重疫区主要感染季节的不同阶段居民血吸虫感染、再感染情况,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农事活动和季节变化将主要感染季节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选择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洱源县的4个自然村作为观察点,将6~60岁居民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人群观察主要感染季节前期和后期血吸虫感染、再感染情况;Ⅱ组人群观察主要感染季节中期血吸虫感染、再感染情况。在各阶段开始前10d用吡喹酮治疗,观察期结束后30d查病。同时选择30名学生作为记录员,记录各自家庭成员每天接触疫水的时间。结果在主要感染季节前期、中期和后期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2.17%、12.42%、7.10%,平均每人每天接触疫水时间分别为(82±26)min、(30±14)min和(14±6)min。结论云南省重疫区主要感染季节的前期(栽插期)血吸虫感染率最高,主要与感染性钉螺密度高和居民接触疫水时间长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江苏省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和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82个流行村作为监测点,开展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情况的监测调查。结果全省监测村中有42个监测村发现了钉螺,占监测村的51.22%;有10个监测村发现了感染性钉螺,占监测村的12.20%。监测村发现的钉螺面积占调查总面积的27.86%,发现的感染性钉螺面积占总有螺面积的17.35%。监测村总的钉螺密度为0.16只/0.1m2,总的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为0.00044只/0.1m2。结论全省螺情仍不容乐观,有可能成为2010年实现江苏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全省在今后的防治策略上,仍应加强钉螺,尤其是感染性钉螺的控制工作,以从根本上消除和降低血吸虫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为掌握滇西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点,提供防治参考,对人间和鼠间疫情进行了调查.方法 收集滇西本病疫情资料,并在该地区采集人血清以及鼠肺脏和血清作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查.结果 滇西地区2004和2005年共报告病例41例,占全省同期发病数的40.59%.主要发病地区为祥云、兰坪、古城、永胜、宁蒗、宾川、巍山、弥渡、大理市(县、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为1.81%.2004和2005年在玉龙、古城、永胜、宾川、祥云、大理、澜沧、景东、龙陵、盈江、腾冲、昌宁、宁蒗县和兰坪县(市、区)采集到16种1 825份鼠肺标本,鼠间汉坦病带毒率为2.47%.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优势种,带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大绒鼠、大足鼠、高山姬鼠和臭鼩鼱.结论 该地区广泛存在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滇西疫区正在扩大,应采取以灭家鼠和健康人群接种家鼠型或两型混合疫苗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0.
广西疟疾监测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广西基本消除和消除疟疾地区疟疾监测措施及其效果,为制订疟疾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原学、血清学和昆虫学同步综合监测方法,对监测点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小学生取滤纸血用IFAT测定疟疾抗体水平;半通宵(19:00~22:00)室外人诱捕蚊加早晨(5:00~7:00)50床蚊帐内捕蚊观察叮人率。结果监测点3个乡(镇)平均疟疾发病率和血检疟原虫阳性率2005年分别为0.69/万和0.26%,至2007年均下降为0;小学生年平均疟疾抗体阳性率为0.25%;3年间监测点未发生输入疟疾继发病例。结论早期发现和及时根治传染源是控制疟疾传播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